摇摆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摇摆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幸福生活在司徒【消息】

发布时间:2020-09-15 14:15:10 阅读: 来源:摇摆机厂家

司徒小镇流光溢彩的打铁花演出。本报通讯员摄

司徒是一个村庄,上世纪中叶就建厂兴企,凭着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成为当地12杆红旗村之一;

小镇是一个景区,垃圾场上建起来的聚宝盆,凭着不忘初心、顽强拼搏的斗志,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;

……

走在时代前列,追求幸福生活,是司徒的品质和内核。

这一传承,这一坚守,源自千年铁魂铸就的司徒精神,源自司徒人永远跟党走的信念——

天天有事做,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

11月10日晚上9时,记者见到了刚刚从舞台上走下来的宋超。他是“司徒小镇”演艺部的经理。他告诉记者,反映当地煤铁历史的实景舞台剧《千年铁魂》每天晚上都会上演。站在人潮涌动的剧场内,听着观众的欢呼声,他很知足。宋超说:“经过几年的磨炼,现在80%的演职人员都来自司徒村,由司徒人讲述司徒自己的故事,更能表达真情实感。”

晋城市城区的“司徒小镇”现在可是名声大噪,成了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。

牛计娥是剧场的群众演员,今年62岁了。一身红色的演出服,笑呵呵的,很难看出她已年过花甲,“年轻的时候,我是兰花第一化肥厂实验室的化验员。现在退休了,就到小镇做群众演员,除了退休工资,一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。”牛计娥更看重的是“天天有事做,生活很丰富”。宋超告诉记者,“司徒小镇的发展主要依靠司徒人,而在司徒小镇工作也成为村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。”田史利是看着司徒村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,也是跟着司徒村一步步奋斗到今天的。从嫁到司徒的第一天起,她就在司徒找活干。几十年下来,田史利已经在司徒小镇开起了自己的店——“老北京爆肚”。见到田大姐时,她正在店里忙活,“我这一年下来也有个四五万元收入,再加上老公开车赚的钱,两个孩子上大学还是能供得起的。辛苦是辛苦一点,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

跑运输、开超市、做瓦厂……在司徒,除了跟着村集体干的,还有自己干的,总之家家有实业,人人有路子,人均年收入早已突破2万元。

年年在进步,村集体经济收入破亿元

“到老年大学来上课、学习、活动,一天还有10元钱。”这是司徒村的老年人特有的福利。位于“司徒小镇”栖嬉园里的老年大学门上的楹联告诉每个人,“增长知识丰富生活,陶冶情操促进健康。”门口,一张大大的毕业证吸引了众多游人拍照留念,上书:“您在老年大学学习期满,学会剪纸、蒸花馍、酿老醋等传统技艺,准予毕业,特发此证,以示鼓励。”

王洪英是老年大学的负责人,她说: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养是老年大学创办的初衷。文艺组、绘画组、书法组、娱乐组、工艺组等都是根据老年人的爱好来设计的。老年大学隔一段时间就会请外面的老师来讲课,平时则由小组长带领大家活动。”王洪英打心底里喜欢老年大学,她是特意申请调到这个岗位的,“我们这里的学员都已过花甲之年,你看,剪纸组这位70岁的老人每天精气神十足,治家有道,儿孙满堂,可幸福了。”

王洪英最钟情于司徒的,也是司徒的精气神。自从她嫁到司徒,种过地,在编织厂做过质检员,在琉璃瓦厂上过班,在饮料厂做过销售员。司徒小镇开始建设,王洪英又到了小镇:“现在司徒小镇有300多家商户了,年收入达到几十万元的明星商户也有三四十家。”

王洪英的经历,就是司徒村走过的路。无论是编织厂、琉璃瓦厂还是饮料厂,都源于司徒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探索。从2011年起,村“两委”动起了发展城郊型农业的脑子,说干就干,村干部带领大伙儿改变种地方式,将土地流转,搞集体经营。当年,司徒村便成立了乡村美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采摘、领养……做得热火朝天。同时,旧村拆迁改造启动,在原来的垃圾场上建起了今天红火的“司徒小镇”。如今,司徒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亿元。

用村民的话说,这里年年在进步。

奋斗不停歇,永远跟党走

暖暖的阳光下,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正拿着小楷毛笔,一笔一画书写着“中国共产党一至十九大历史汇集”,旁边是已经写好刻在相框里的“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起源”和“晋城党组织创始人陈立志”介绍。环顾四周,正面墙上“只有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永远奋斗,才能使党永远年轻”字样光鲜夺目。

这里,是司徒村的党史研究室。写字的老人叫温水荣,是司徒村的老会计。从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,老人就开始学习和研究党史。老人的学习方法是,抄写、总结、做题、记忆,最后将学习的精华,用小楷书写,悬挂在党史研究室。

司徒村的党史研究室不止如此,旁边陈列的是司徒村的党组织建设发展情况。一进屋,温水荣就指着墙上挂着的历任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起来,闫海俊、赵海新、王卓之、王补魁、焦银奇、王完荣、李二太……一任接着一任干,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一直在传承,村里办起了砖瓦厂、铸造厂、造纸厂、养猪场……发展多种经营,以工补农,成为全县的红旗村。

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周小明50多岁了,早在20年前他就放下自己的企业,为司徒村找出路。从编织袋厂、琉璃瓦厂,到饮料厂、电缆厂,一步一步探索奋斗,带领司徒实现了成功转型,小镇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,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路子。

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之路,司徒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在司徒人心里,“永远跟党走就是路”。

本报记者 张晓敏

昆顿之杖手游官网

青璃手游官方正式版

天子令gm